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写材料用典】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VIP专享

【写材料用典】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_第1页
【写材料用典】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_第2页
【写材料用典】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例文】历史上,睿智有识之士都深谙居安思危、临事而惧、慎始敬终的道理。后唐明宗年间,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内外相安无事,宰相冯道从自己的骑马经历出发,认为在地势险要之地往往“不敢怠于衔辔”,而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由此劝谏明宗要时时有临渊履冰之心,指出“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中国纪检监察报《临事而惧》)【典故】出自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释义】意思是,凡是处在危险境地的人多加考虑就能得到保全,处于安全境地中祸患往往在疏忽时就会发生。【赏析】“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坎坷磨难而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生存智慧。《诗经》里讲“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说的是一种小鸟,在未下雨前就衔树根加固巢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告诫人们处于危险之中,容易保持清醒,而当太平之际却容易放松。作为一个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我们党始终牢记“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历史警示。945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前夕,毛泽东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42+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