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公文-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写材料用典】思危于未形,绝祸于方来VIP专享

【写材料用典】思危于未形,绝祸于方来_第1页
【写材料用典】思危于未形,绝祸于方来_第2页
【写材料用典】思危于未形,绝祸于方来【例文】心存侥幸,肆意妄为,是不幸的开端。无数案例证明,贪婪行为多戴着“侥幸”的面具,其根源是理想信念丧失。“思危于未形”才能“绝祸于方来”,党员干部应时时处处戒除侥幸心理,远离红线,常自省自警,方能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国纪检监察报《莫存侥幸心理》)【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逸民》,君子思危於未形,绝祸於方来,无乃去张毅之内热,就单豹之外害,畏盈抗虑,忘乱群之近忧,避牛迹之浅崄,而堕百仞之不测,违濡足之泥泾,投炉冶而不觉乎。【释义】意思是,君子考虑危险是在它没形成的时候,杜绝祸患应在它到来之前。比喻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赏析】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五千年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独特而超凡的生存智慧,忧患意识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哲理,从“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警世良言到“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的喻世明言,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深沉的忧患意识,这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记载了冯道劝谏后唐明宗的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冯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谏明宗在承平之世更要临渊履冰,可见其深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道。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时,有人建议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42+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