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将“民情日记”写在时代大潮中群众心坎里VIP专享

将“民情日记”写在时代大潮中群众心坎里_第1页
将“民情日记”写在时代大潮中群众心坎里_第2页
将“民情日记”写在时代大潮中群众心坎里20世纪90年代,在绍兴市下辖的嵊州市雅璜乡(今石璜镇),基层干部揣着一本日记在田间地头记录民声、惠及民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民情日记”自此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这一做法予以高度肯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04年在嵊州调研期间,提出“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20多年来,我们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持续拓展“民情日记”传承发展的内涵外延、实践路径、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干部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将“民情日记”写在时代大潮中、群众心坎里。坚守“访民舍、记民情”的出发点,增进群众感情、掌握群众实情。绍兴把“民情日记”作为夯实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推动党员干部身入基层、心入群众,在走门访舍、嘘寒问暖中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随着时代的变化,“民情日记”在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一是从“集中式”到“常态化”转变。“民情日记”发端之初,是由党委政府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近年来,我们把“民情日记”和驻村指导员制度深度融合,选派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形成民情大走访、民情工作日、民情分析会等制度机制,引领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二是从“纸上记”到“线上集”迭代。“民情日记”最初由党员干部一笔一画记在本上。近年来,我们顺应新技术新平台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实践方法和手段,推出了“民情通”“民情微聊”“民情脚印”等应用场景,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络上,实现了线上线下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42+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