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公文-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签“乡村”的相关文档,共2822条
  • 乡村振兴考核情况汇报

    乡村振兴考核情况汇报VIP

    局机关乡村振兴考核情况汇报根据《x市健全市县两级指挥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规则(试行)》,区民政局对照《x区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意见》《x区乡村振兴考核成绩》,落实专班职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考核扣分情况,补短板、强责任、抓落实。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存在问题及原因(一)移风易俗方面。一是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有待加强。虽然各村(居)制定了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并上墙,但有的红白理事会自我管理和热心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二是群众今日公文:jinrigongwen.com今日公文网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万篇公文材料库,日更千篇、紧跟时政。思想观念有待转变。通过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大部分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但少数村民婚丧嫁娶中相互攀比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二)组织振兴方面。一...

    2023-02-12530 KB1
  • 在全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VIP

    在全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安排的一项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全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经验,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研究推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刚才,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进行了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下面,就进一步做好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我讲三点意见。一、充分认识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一是深刻理解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家知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五个具体路径,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

    2023-02-121118.92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汇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绿色崛起新XX

    乡村振兴经验汇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绿色崛起新XXVIP

    乡村振兴经验汇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绿色崛起新XX10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XX市XX区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引领主城繁荣、示范乡村振兴,为建设更高质量的现代新车城接续奋斗。作为全区最大的农村乡镇,XX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奠定了我镇在全区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作为,也必然大有可为,必将在全区示范乡村振兴中勇于潮头、率先发力。一、抓好“一线两点”,强化方向引领紧扣主线,在规划布局和发展理念上发力,让思路清起来。在统筹全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布局XX个村(社区)的产业分布,形成各有特色,又功能互补的产业集群。要以更加开...

    2023-02-12715.5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补齐产业短板打造“小黄花大产业”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补齐产业短板打造“小黄花大产业”VIP

    补齐产业短板打造“小黄花大产业”黄花又名萱草、忘忧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脑安神、降脂养血、清热解毒、通气催乳等功能。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美誉,当地黄花角长肉厚,先后12次荣获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目前黄花种植面积已达到26万亩,年产值达9亿元,是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过去当地人并不想种黄花,主要原因是黄花产业存在“六怕”,即怕旱、怕虫、怕前三年没收成、怕雨涝晒不干、怕缺少劳力采摘难、怕市场波动大等难题。近年来,云州区委、区政府把“一区一业一品牌”作为全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集中力量解决一村一户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加工销售难题,为黄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了黄花产...

    2023-02-12917.7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答好脱贫攻坚卷奏响乡村振兴曲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答好脱贫攻坚卷奏响乡村振兴曲VIP

    答好脱贫攻坚卷奏响乡村振兴曲2020年1月,按照上级村建制优化统一安排,大英县回马镇枯井村和芦林沟村合并为山河村。山河村位于回马镇西南8公里处,北临射洪市明星镇龙潭村,南接大英县隆盛镇冉家坝村,呈片状分布。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149.9亩,其中土2399.7亩、田750.2亩,林地面积2349亩,人均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全村在籍村民1046户3011人,常年举家外出329户826人。原枯井村属省级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267人,贫困发生率为17.4%,2017年实现贫困村退出,2019年贫困户全面脱贫。2019年集体经济实现收入共计10.5万元,力争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一、明确发展定位,勾勒振兴“作战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工作要求,山河村...

    2023-02-12522.34 KB2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田园综合体模式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田园综合体模式VIP

    田园综合体模式1.地理坐标“花落”素有“林果之乡”“蜜桃之乡”“长寿之乡”的沂水县泉庄镇,山东临沂尹家峪田园综合体。2.开发主体临沂城发集团;读道文旅全程创意规划。3.开发理念“崮乡田园美沂蒙花盛开”。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的未来样板。更舒适的人居生活空间,向往的生活预演。“未来田园”尹家峪,在国人田园生活的理想与现代科技大发展背景下,是更超前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有高新科技下更优质、健康、高效的农产;未来感的游憩理念和设施,让游客得到更好的休憩;当地居民生活品质、收入幸福感全面提升;三产融合更顺畅、城乡一体更紧密。规划主要依托山水林田的优势,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将尹家峪田园综合体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4.获得荣誉省级...

    2023-02-121017.64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抱团发展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抱团发展VIP

    构建产业化联合体促进抱团发展昊王优质大米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于2018年,由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各产业相关公司、合作社联合会、家庭农场、优质水稻种植大户及相关服务机构等32家成员单位共同发起组建成立,围绕优质粮食种植、加工、销售,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撑,建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良种繁育、金融保险、文化传媒、生态餐饮、园艺果蔬、畜牧养殖等多功能业务,实现“1+1+1>3”的聚变效应。截至2020年底,联合体实现总产值10亿元,带动农户9500户,户均增收8200元。一、搭建服务平台,夯实发展基础。联合体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大米产业发展和年度生产计划,提出水稻种植品种、收购质量标准和生产种植要求。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为各成员单位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植...

    2023-02-12617.23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VIP

    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明月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近年来,该村以竹海茶山明月窑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发展之路。2020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3300万元,带动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一是坚持创新机制,推进要素集聚。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187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明月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100余位知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明月村发展提供“孵化...

    2023-02-12819.28 KB2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抓好“四个一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抓好“四个一工程”,助力乡村振兴VIP

    抓好“四个一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xx以“提三力争三强”为目标,重点突破精准发力,汇聚红色力量,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小镇建设。2020年预计全年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4%,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5.1%,全面启动南浔唯一省级湿地公园建设。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全国首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制定。一、构建一张全域服务网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以区域党建联盟增合力。依托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势,打造区域党建联盟,推动机关、行政村、两新等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共办、困难共帮、发展共享。10名党员干部联系温氏、华统等8家重点民营企业,村企结对7家,企企结对20家,不断释放“乘数效应”。二是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强引领。率先实行“国旗飘扬...

    2023-02-12618.96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打造全产业链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打造全产业链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VIP

    打造全产业链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发挥地域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2020年,全区马铃薯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190万吨,总产值达到40亿元,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到了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薯”。一、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一是推良种。实施种薯产业升级工程,培育壮大种薯企业17家,形成5.5亿粒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占全国的29%。每年建设原种基地3万亩以上、一级种基地30万亩以上,实现种植环节脱毒种薯全覆盖。二是建基地。推广“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防控”的“五统一”标准化技术,打破乡镇、村社界限,建立集中连...

    2023-02-12717.64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引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引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VIP

    引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辽宁省朝阳市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利用亲情、乡情,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创办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店”的模式,推动当地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十家子村党支部积极号召、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2015年本村大学生王颖响应号召,返乡创立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村姑进城”品牌发展葡萄、小米等种植加工,推动当地特色水果和杂粮产业发展。在王颖的影响和村党支部支持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积极返乡,领办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投身创业富民大潮,成为农村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二、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十家子...

    2023-02-12616.83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建宁县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建宁县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VIP

    建宁县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做法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工程建设“1233”机制为了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我县制定了《建宁县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1233”试点机制》,在全县“省级试点村”采取试点推进,对小型涉农工程建设项目(小于50万)简化程序,探索招标改革,试点采取业主采购材料、雇工的方式加快进度、节省投资进行建设2020年,对该机制进行完善提升,在全县范围全面推广。主要做法:“1”是开好整治工作的一次工作会议。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必须经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实施方案必须包括实施项目内容、规模、投资、时间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发放征求意见表,只有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才能继续开展实施。“2”是成立整治工作两个领导小组。为了做好项目的前期、...

    2023-02-12823.01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VIP

    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助力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积极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开展《电子商务法》宣传,依法降低电商准入门槛,鼓励企业、自然人利用虚拟地址开办乡村电商网店。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440户,其中从事养殖业4429户、种植业4679户、农机391户、农资服务19户、土地流转服务137户,其它785户。已登记家庭农场8824户,按登记类型分,个体户5851户,非公司私营企业2958户,有限责任公司15户;按行业分,种植业5659户,养殖业3165户。二、抓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农业品质提升和品牌培育,推进农业标准...

    2023-02-12321.42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带动“小草莓大产业”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带动“小草莓大产业”VIP

    塑造农旅融合新品牌,带动“小草莓大产业”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位于京承出游黄金游线上,靠近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热河皇家温泉度假区内。几年前这个只有1260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穷乡僻壤,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团队助力扛起规划大旗,为村庄发展提供全程服务。以西道村草莓产业为依托、草莓元素为主题文化IP的全域、全产业链体系规划,破落的村庄一夜成名。助力当地的产业产能与人居生活焕然一新并不断迭代升级。村庄规划后的草莓公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一、“八合一”融合发展独特理念,壮大乡村产业集群队伍规划通过整合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优势资源,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集中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

    2023-02-12618.29 KB2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VIP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摘要:2019年微山县被批准建设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农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为农业由量变到质变飞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养殖示范建设项目,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利益链条,以生态循环农业为推手的种养模式,完善利益链条,促使生态循环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引领。一、基本情况生态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依托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微山县韩庄镇近两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韩庄镇耕地面积5.2万亩,累计流转土地2.6万余亩,韩庄镇有多个集约地块繁育麦种和豆种,为农业生产增加20%以上的收益,种植企业和大户大幅增收,在种植业收益中实现了一个较大的突破。围绕种植、...

    2023-02-121018.29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创意导入现代业态,规划设计提升土地价值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创意导入现代业态,规划设计提升土地价值VIP

    创意导入现代业态,规划设计提升土地价值山东省淄博博山区,以齐长城文化、万亩原生红叶为基地,通过项目主题再造为撬动引爆,以网红电视剧为品牌推广,通过鲁商·红叶柿岩景区的打造,推动区域涵盖的和尚房村、石坞村、岭西村、姚家裕村四个村庄发展。创意落地后首个十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位列山东省同期新开业景区(收费)中游客数第一名。同时,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二批优选项目名单,成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典范。一、创意网红场景,丰富营销矩阵。设计首个第一(全长2020米五层回旋角度最大)漂流水滑梯成为网红IP,有自身的特色和主题,获得高速传播、流量爆发和大量游客的关注,提升IP的变现率和价值转化率。依崖壁顺势而建,最高处距地面70余米的七彩玻璃栈道;全国第一...

    2023-02-12520.98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企农资产联合实现土鸡变“金鸡”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企农资产联合实现土鸡变“金鸡”VIP

    企农资产联合实现土鸡变“金鸡”近年来,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蛋鸡产业为抓手,依托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通过县域试点等方法,探索形成一套“三权分置”(项目资产所有权归地方政府,经营权归德青源集团,收益权归农民)、合作共赢的德青源金鸡产业联农带农新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一、整合财政资金,农民获收益股权。整合县涉农财政专项资金,依据金鸡项目周边重点村、农民数量,将财政资金分配到乡镇主导管理的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户数量折股量化,农民获得收益股权。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股金作为合作社的资本金投入金鸡项目。二、设立平台公司,统一项目建设。县政府设立农业资产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和前期建设。用各合作社入股的资本金,按照1:1...

    2023-02-122617 KB2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VIP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河东区汤河镇西洽沟村属集聚提升村,位于汤河镇驻地,耕地面积665亩,现有居民楼40栋,人口680户2670人,村“两委”成员4人,全村党员48名。西洽沟村是洽沟社区中心村,是全镇第一批村改社区和土地挂钩试点村,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型农村社区。产业主要为苗木花卉、柳编工艺,目前实现“五通十有”,户户通面积达4.8万平方米,电网改造完成。建有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1处,配套建设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幼儿园、超市、医院,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现村集体固定资产1.2亿元,2018年实现集体收入36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2008年西洽沟村启动旧村还建,11年间,洽沟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抓生态宜居、抓产业兴旺、抓文明乡风、抓村民自治,从一个落后村庄变成了现在的新型农村...

    2023-02-12320.13 KB3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VIP

    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1.地理坐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国家5A级景区,距乌镇西栅500米,紧靠京杭大运河,总面积450亩。2.村庄规模村庄占地总面积450亩,原有60多户人家,300多名村民。3.开发主体乌村由以陈向宏为首的古镇联盟景区咨询公司规划、设计和管理,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投资管理。4.开发理念借鉴了ClubMed的“一价全包”国际度假理念,按照“体验式的精品农庄”定位进行开发,强调在对乡村原有肌理进行系统保护的基础上,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传统生活氛围、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乌托邦”。围绕江南农耕村特点,导入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亲子、农耕活动等配套服务设施,乌村定位为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与西栅历史街区联袂互补。5.获得荣誉浙江省2016年度乡村旅游示范乡(镇)...

    2023-02-12517.43 KB1
  •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综合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经验材料:“综合发展模式”VIP

    “综合发展模式”1.地理坐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博山大山深处,距城区40多公里。2.村庄规模中郝峪村共113户、364人,全村耕地面积80亩,山林、果林面积2800亩,是纯山区村。3.开发主体2013年中郝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资源变资产、现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转变。将全村山林、土地、房屋、农田承包权等以经营权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来完善一、二、三产业机构框架,负责对全村所有经营性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并统一进行利益分配,同时代表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对外合作。4.开发理念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共同致富”的理念,探索实施“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发展。5.获得...

    2023-02-12917.88 KB3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