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建设好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没有意识的高度凝聚、没有意志的强力推动,重要任务难以完成、伟大梦想难以实现,具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种子埋进土里”,“从实求知”,与时俱进。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以创造性遵循和创新性利用。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
【中心组研讨发言】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化要坚持自觉、增强自信、走向自强面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和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坚持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是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现为熟知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担当文化发展责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一是熟知文化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二是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中心组研讨发言】福文化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三重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福文化在新的语境中被不断激活,绽放出多彩多姿的生命力,奋力书写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巨幅画卷。福文化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精神价值源流,美好生活是福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赓续,福文化助力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实践,体现了福文化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三重链接。精神链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美好生活的时代注脚。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孜...
2023年度系统“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练兵比武大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练队伍、树标兵、建标准、促改革、提质效,以赛促学、以赛添智、以赛强能、以赛增干,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培育培树一批善为、敢为、能为的干部,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二、大赛主题永远跟党走建功新时代三、参与对象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四、活动内容聚焦群众之盼、改革之难、发展之需,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础知识、党史、党的创新理论、时政理论热点等,以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综合服...
“四个注重”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实践育人聚焦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断在改进中加强,在实践中创新。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高校实践育人要通过“四个注重”进一步提升质量,为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注重革新育人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确定了正确的观念,才能对实践产生正向引导,为提升实践育人质量提供思想保障。形成科学的实践育人观。传统的实践育人观将实践育人视为课堂教学在实践环节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辅助形式。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观则将实践育人定位为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千万工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和亲自推动下,浙江省委办和省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千万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擘画和关心下,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上半年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XX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按照“五有”“五为”“五聚”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凝聚多方合力、拓展工作载体,大力打造惠民生、暖民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使志愿服务真正惠及辖区居民群众。一、阵地建设情况为更好地整合资源开展互动和服务群众,2023年4月上旬XX镇耗资XX余万元,升级打造场所,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XX路搬迁至XX镇镇驻地主街道。XX镇现建成文明实践所1处,建成文明实践站10处,同时将志愿服务向家庭延伸,以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家庭为志愿服务主体成...
@青年干部同做可堪大任的新时代“追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作风问题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青年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追觅“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让“以学正风”的具体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觅“退而结网”的“务实之风”,在“滚石上山”中做“挑担子、踏步子”的“追风人”。口号喊得再响亮,不如往前闯一闯。务实作为,是共产党人的显著特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和日军的“扫荡”,为了解决经济生产问题,王震将军率部到南泥湾开展屯垦运动,铸就了辉煌的“南泥湾精神”。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2023年X乡镇6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安排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营造文明健康、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引导群众遵德守礼,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现将6月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时间:2023年6月二、活动内容1.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采取集中宣讲、漫谈交流、院落会、炕头会宣讲等形式,开展沾泥土、接地气的宣讲活动,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理论,变成群众听得懂、能理解的口头语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百姓家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引导群众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XX市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区三届三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提升全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中心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从建平台、组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着手,半年来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活动,现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我中心牢牢把握这个主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摆在...
202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根据安排,现将近期主题教育的学习情况和大家作以交流。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指出,强党性,就是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勇于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奋斗正青春,建功新时代。一是凝聚青春觉醒之力,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经过五四运动的淬炼,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
在深入学习贯彻2023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动员会上发言材料(6篇)某某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在专题学习主题教育座谈会研讨交流材料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4月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可以说,开展这个主题教育正当其时、十分...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提纲陈治胜(2023年4月27日)全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今天正式开班。举办读书班,既是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理论学习的重要方法,目的是从领导干部做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静下心来,通读、精读、研读原著原文原理,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次读书班共分两期进行,这一期聚焦“学思想、强党性”,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下一期聚焦“重实践、建新功”,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也是一次专题党课和开班动员,共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提高...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育人力量,挖掘育人价值,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新生态。新生态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要创新方式方法,更要注重内涵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形成的自信自强紧密融入思政工作,以思政工作新生态培育更多时代新人。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思政工作的营养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尤其要用好这个思想宝库,培元固本、铸魂育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调研方案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就要坚定不移把美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涉农高校学生美育发展内涵,找准制约学校学生美育工作发展的核心问题靶向发力,一体推进学校学生美育工作改革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农爱农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一、研究思路研究的主要思路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关于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战略考量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体系,决定着国家、政党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观念上,“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170。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这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斗争异常尖锐复杂,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必须从战略和时代高度进行总体考量和系统谋划。一、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进行...
全面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明确提出“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专门要求“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激励我们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为做好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理论武装为先导,凝心聚力转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检察工作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至关重要。理念是引领司法办案的灵魂,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问题。一是要自觉对标新时代司法理念和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如何坚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根据研讨要求,结合个人所学,对于如何坚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我谈谈自己的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哲理。“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也是继...
答好新时代的“变”题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如今,我们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所担负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难以预料。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目标,“时”与“势”并行,“危”与“机”同在。怎样顺应时代潮流,将风险危机转为发展之“机”,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并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的“必答题”。“乱花渐欲迷人眼”,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答好这道“变”题,准确识变是先决条件。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国内外的形势...
做深做实做细新时代文化遗产工作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孕育着国人的品性与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因如此,坚定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浓缩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新时代做好文化遗产工作,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上意义重大,需要一代代人的久久为功与绵绵用力。对文化遗产的正确认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有效弘扬,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保护,就是对中华民族深厚历史积淀的保护,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守好底线”,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