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三大历史事件中追寻党的百年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今天,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阐述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脉络和线索,去寻找和了解党的百年历史。第一大历史性事件和第一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什么会建立共产党?又是怎样建立共产党的?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结论讲话中说:“资本主义有它的历史,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这个东西。两三百年以前,世界上才有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个娃娃叫资产阶级,同时产生了另一个娃娃叫无产阶级。中国和外国的古书上没有资产...
【党课讲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五个重要维度提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着眼于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道路,是一个立足于新时代中国面对的党情国情民情社情的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内在蕴含着理论创新、价值导向、制度保障、改革动向、组织保证五个重要维度,集中体现了这条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鲜明昭示了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有之义,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精神实...
党课:为了谁,依靠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与大家相聚在一起,也感谢xxx给我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前段时间大家已经学习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理论文章,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按照组织安排,我与大家分享下我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也和大家讨论下中国共产党从百年党史中走来到底是“为了谁,依靠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几个问题。《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提到,百年风云,变了人间。不变的是信仰的追寻,是初心的坚守。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陕北榆林杨家沟的窑洞,在遵义会址的红楼,在戈壁滩蘑菇云腾空而起的欢呼声里,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声声叮嘱中,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铿锵承...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论析提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是以社会主义性质为前提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富裕。消灭两极分化、依靠制度优势与共同奋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区域协同进步、坚持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还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索维尔陷阱”“福利陷阱”“塔西陀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等发展陷阱,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全新范式。历经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
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百年来,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百年的光辉历程、百年的辉煌业绩、百年的珍贵经验,在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原则。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晚清以来的现代化史的内生逻辑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有文明使命的政党,具有强烈的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力量,展现了独特的政党功能与强大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来自广大人民,来自伟大的学习传统,来自深刻的自我革命,来自源远流长的精神谱系,来自战略谋划与组织执行力。[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课:中共历史上的著名三问及其历史意义我们常说“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怎么才能“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善于审视和检查自己,善于从“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人民之问”中,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来对待党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著名的三问,当然这个三问的版本并不一样,就以我们选择的这三问作为一个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从中汲取力量、智慧和精神营养。一、窑洞之问为惊天之问,也是共产党根基之问问是什么?问是一种思考,问是一种审视,问是一种惊醒1945年7月,为巩固全国民主团结、促成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造访延安。虽然只有5天时间,但中共领导人的朴实稳重,红色延安的民主祥和,让黄炎培不禁感慨:“延安五日中间...
【党课讲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时就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在连贯强调这三句话后面又递进了一句“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信。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
党课:不忘来时路,逐梦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百年飘摇锤炼红色血脉,百年兼程铸就锦绣河山。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结合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体会、工作感悟和理论探索,在这里和同志们作个交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学习党史,团结带领全站党员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将用四个关键词“历史、传承、使命、答卷”阐释我今天的主题:不忘来时路,逐梦新征程。第一个关键词:历史首先,我们都要树立一个正确...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摘要: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100年来,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事业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发展、继承创新、阔步前进不同阶段,始终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经验有:(一)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二)正确看待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四)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经验弥足珍贵,其对于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探索历程;宝贵经验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历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与中国文化建设紧密相连。纵观...
党课:4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何以持续有效推进持续40多年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成就世界奇迹。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一直处于进行时,并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从“出发”到“再出发”,推动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后,向“强起来”的目标继续奋进。持续40多年推进改革开放,方向不变、动力日增,中国何以能成就这样的世界奇迹?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今日公文网——速公文——每个笔杆子必备的百...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建构与重要经验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强大支撑,也是党能够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承载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其历史与成就的背后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一)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发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相互促成。中国共产...
党课: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同志们,大家好!今天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回顾2021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然后再重点分析一下我们面临的挑战。第二,重点讲一下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第三,讲一下2022年重点经济工作。一、2021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面临的新挑战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2021年:实现“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价值意蕴、百年实践与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自我革命史,也是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斗争史。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巨大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党的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奥秘所在,锻造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制胜之道。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精神,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体现了在未来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现实诉求。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价值意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保...
党课辅导: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新”在何处根据计划安排,今天围绕”新发展阶段究竟'新'在何处”这个主题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新”在发展起点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也是新时代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依据邓小平的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到21世纪中叶结束。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进特征的深刻揭示。新发展阶段从属于初级阶段,也是初级阶...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实践与经验启示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标志。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始终坚持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把纪律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百年来,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党的纪律,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百年历史实践充分表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我们党成立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纪律创立和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党的纪律的内容、纪律检查机关和纪律检查制度,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我们党能够巩固壮大并取得革命胜利,...
党课辅导报告:牢牢做到四个准确把握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始终保持百年大党生机活力的战略考量,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成果。《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就如何学习新修订的《条例》,我认为“”需要做到四个准确把握,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准确把握修订《规定》...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源流与发展提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体系。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回顾建党以来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演进历程,理性分析思考中国在新形势下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无论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还是指导现实中国外交实践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等,就形成了带有国际主义色彩的国际关系思想。经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党课辅导报告:牢牢做到“四个准确把握”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始终保持百年大党生机活力的战略考量,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成果。《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就如何学习新修订的《条例》,我认为需要做到“四个准确把握”,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准确把握修订《规...
【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要: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论述表明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关联。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知反映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党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成果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征与优秀品格。1940年初,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