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VIP专享

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_第1页
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_第2页
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看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发展体系最完备的农业文明形态之一,中华农耕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绵延数千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应对各种挑战的发展韧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全面系统揭示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性,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特质的精准概括,更为读懂农耕文明的丰富内涵提供了理论指引。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本质上是五大文明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中华文明五大特性探究农耕文明的发展韧性,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1.连续性:农耕文明世代相承的坚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其突出的连续性与农耕文明韧性是密不可分的。其一,农业生产和农耕经济体系奠定了中华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考古发现,距今约9000~8000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以粟作、稻作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农业体系。湖南彭头山、浙江良渚等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和完整的灌溉系统,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内蒙古敖汉兴隆沟遗址发现的粟、黍等,实证了我国农耕文明悠久的历史。其二,农耕文明的社会结构强化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农耕文明赖以存在的生产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催生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应时、取宜、守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25+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