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时代终结的三个误读房价要降?房地产时代要终结?这种论调听得多了,可有几个人琢磨过这背后的逻辑?房价真的能降到白菜价?拿出事实和数据说话吧。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不到7平方米,增加到了40多平方米。这个成就有目共睹。过去住房紧张,几代人挤在一个屋檐下。现在呢?小两口结婚,父母双方各出首付,再贷点款,两三居的房子还是买得起的。年轻人刚需购房,中老年人改善性置业,多元化的需求撑起了整个市场。难道现在中国人不需要住房了?城镇化进程停滞了?农民工不再进城务工了?别搞笑了。只要有需求,房价就不会无限下跌。2房价降一降就意味着房地产时代终结?这是对房地产行业一知半解的误读。任何行业都有起起伏伏,房地产也不例外。这两年调控确实从严,房企日子不好过。但风云变幻又如何?市场需求摆在那里,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城镇化趋势还在继续。房子是必需品,市场周期十几二十年很正常。现在不就是经历阵痛、行业出清的阶段吗?该淘汰的淘汰,该整合的整合,活下来的房企将赢得更广阔的未来。历史上多少行业经历过大浪淘沙?最后不还是基业长青。3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这不是房地产失衡的表现吗?这只能说明住房需求错配,而不是需求不足。一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住房短缺,房价高是必然的。而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还没完成,说明前期非理性开发、盲目建设的后果还没消化完。但刚需购房和改善性需求总归是刚性的,三四线的洼地房价反而蕴藏了更大的上涨潜力。局部失衡并不代表行业衰退,反而孕育着新一轮的投资机会。4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一再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这是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