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公文-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极端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机制 救灾处VIP专享

极端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机制 救灾处_第1页
极端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机制 救灾处_第2页
极端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机制(转移群众安置)救灾处一、转移群众安置点的选择和确定1、以学校、体育馆、宾馆(招待所)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应急避难场所为主。2、地理位置较高,功能分区完善,不易被洪水淹没,不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建筑质量需由县级以上住建部门认定。4、每年汛期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对外公布。二、转移后的群众生活安排1、转移安置点设置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物资发放组(民政部门牵头)、生活保障组(应急部门牵头)、卫生防疫组(卫健部门牵头负责)、社会治安组(公安部门牵头负责),各组设置醒目标牌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2、转移安置点划定若干功能区:住宿区(夏天以学校学生宿舍和教室为主)、进餐区、公共卫生间、公共活动区、文化娱乐区。3、转移当天以方便面、面包为主保障基本生活,第二天必须供应热菜热饭。4、保障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三、组织领导1、以属地管理为主,成立转移群众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安置点的转移群众生活安置工作。2、1000人以上的安置点,由1名县级党委常委负责,发改(粮食)、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商务、卫健、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转移群众所在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参加,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由村(社区)干部负责对转移群众进行安置管理。省市相关部门予以积极支持。3、300人以上的安置点,由1名县级领导干部负责,发改(粮食)、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交通、商务、卫健、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安置点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33+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