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西柏坡时期人民政协初步形成的基础渊源及现实启示VIP专享

【党课讲稿】西柏坡时期人民政协初步形成的基础渊源及现实启示_第1页
【党课讲稿】西柏坡时期人民政协初步形成的基础渊源及现实启示_第2页
【党课讲稿】西柏坡时期人民政协初步形成的基础渊源及现实启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的中国人民在欢庆胜利之时,看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成为人民的要求、时代的潮流。在中共和各党派民主力量的努力下,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给人们带来了和平、民主的希望和曙光,但国民党政府逆时代潮流而动,撕毁《双十协定》,积极准备内战。中国向何处去?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摆在中国人民面前。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七大”,在会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1]。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重要问题”[2]。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国民大会应当是在全面停战的和平条件下,由改组后的民主联合政府召开,但是,蒋介石违反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于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单方面召开了‘国民大会’,遂使政协解体”[3],历史上把这次由国民党主持召开的政协会议称之为“旧政协”。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为了区别于1946年召开的“旧政协”,故定名为“新政协”,后接受周恩来的建议,在政协召开之前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3]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这个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25+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