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VIP专享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_第1页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_第2页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同志们:结合党员读书月活动,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体会。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被贬谪黄州,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道路顺风顺水、称心合意,大体而言可以算是春风得意。嘉祐元年(1056年),19岁的苏轼结束了他在眉山老家悠然自得的读书时光,同小他两岁的弟弟苏辙一道,被父亲苏洵带着,踏上了1200多公里的进京赶考之路。父子三人出成都,经阆中上终南山,走上古栈道,过大散关入关中,再东向越过河洛平原,到达汴京。这一路,沿途风光旖旎,人文古迹富集,古寺禅院众多,让在家乡饱读诗书、学养初成的苏轼得以很好地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赶考之路成了一段美好的旅行。他们行止自在,游山水、拜寺庙、赏古迹,历时一个多月,抵达京师。此行的快乐,多年以后还时常在他的记忆中闪回。更让苏轼深感快乐的,是他在次年的省试中一举成名,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他的弟弟苏辙也上了榜。虽说苏轼本来应该高中榜首,因为主考官欧阳修误将他的答卷当成了门客曾巩的,为避嫌有意判他第二。但这也足以令他欢心鼓舞,更令久考不中的老父亲心花怒放。父亲感慨地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言语间少了对自己的遗憾,多了对两个儿子的沾沾自喜。接下来,按照惯例,苏轼在京城答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79+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