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年毛泽东的一次“游学”经历VIP专享

青年毛泽东的一次“游学”经历_第1页
青年毛泽东的一次“游学”经历_第2页
青年毛泽东的一次“游学”经历青年时代,毛泽东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代学者推崇的求知方式,青年毛泽东亦是如此,但是他有更高的追求和抱负,把改造社会作为目的。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探寻改造社会的方法,毛泽东有过几次“游学”经历。其中,1917年暑假的一次游学活动历时最久、行程最远、效果甚大。1911年,毛泽东从湘潭县前往省城求学。1913年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并入湖南第一师范)。当时,湖南第一师范注重人格和学识的培养,以人格教育、国民教育、实用教育为理念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学校还提出: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势,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深受这些进步观念的影响,他同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等人结为朋友,纵论国事、探求真理。虽然勤学苦读,但毛泽东认为读书和看报毕竟都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只有致力于现实,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对社会有更为透彻的认识,才能找出改造社会的正确道路和方法。他常对同学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毛泽东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对于游历求学的作用,毛泽东认为,“游之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览众山小;泛黄勃之海,启瞬江湖失;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引发1917年暑假这次“游学”的直接动因则是一份报纸的报道。1936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64+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