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廉洁历史小故事(2篇)VIP专享

廉洁历史小故事(2篇)_第1页
廉洁历史小故事(2篇)_第2页
廉洁历史小故事(2篇)目录1.“不贪为宝”......................................................22.粮食全部送前线................................................4“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取别人任何礼物。”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这则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党员干部面对诱惑,要坚持党性原则,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自我警醒,努力提升党性修养,坚持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洁身自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以不贪为宝,自觉做到“三慎”:一是“权利”面前当“慎行”,始终牢记权力的来源和用权宗旨,切勿“以权谋私”,否则势必造成党群、干群之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33+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