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今日妙笔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川陕苏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其成效VIP专享

川陕苏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其成效_第1页
川陕苏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其成效_第2页
川陕苏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其成效1932年12月,鄂豫皖苏区红军转战四川通南巴地区,建立川陕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到1935年5月,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川陕苏区红军撤离该地区,前后共历时两年多。在这两年多时间里,苏区党组织领导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这块人口稀少、地域广大的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治理和整体性建设,把这块当时较为贫穷闭塞的区域建设成政治保持稳定、经济较快增长、社会文明大有进步的红色政区,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治理国家积累了经验。川陕苏区建设的措施苏区党和红军要建成一块军事上可战胜敌人、红色政权能不断趋向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就必须采取措施发展经济,保证军需、改善人民生活,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尽可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红色政权的向心力。经济建设。当时,川陕苏区被连续“围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障军需,并保障通南巴贫穷地区广大人民的生活、逐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筑牢确保苏区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苏区整体性社会建设的首要工作是发展经济。1933年2月,党组织和红军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后,立即把发展苏区经济提上日程。在农业方面,苏区政府一经建立便提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苏区政府大力给予农民资金支持,扶持各地开办农具厂并采购种子。仅1934年,省苏维埃政府就拨出粮食种子15万斤帮助缺种子的贫农和红军家属。对劳动力不足的家庭,苏维埃政府组织各种合作社进行互帮互助以保障耕种。在工商业方面,川陕苏区调整了“整个产业收归国有”的政策,实行将小企业和中等企业出租,甚至将小企业转让的政策。在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情形恶劣者,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

如遇难题,请添加客服微信解决,客服微信:17651088828

今日妙笔官方认证作者64+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今日妙笔汇总百万篇公文范文素材,紧跟时政,实时更新,精品原创。关注公众号“今日妙笔”不迷路。

月度热门下载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